三、《肖申克的救赎》中的救赎之路 影片用“救赎”主题吸引观众的眼球。在肖申克监狱里,典狱长赤裸裸的腐败,血腥、暴力和黑暗的生活图景让人窒息。对那些囚徒来说,在监狱里基本人权难以得到保障,腐败的司法体制让他们度日如年。对于安迪来说,要想拯救自己,必须用无畏的勇气、惊人的毅力来对抗体制,用超人的智慧和博深的知识来对抗司法的腐败和罪恶。他深深地知道,要想获得自由,越狱是唯一的出路。为了实现自己的计划成功地越狱,他进行了精心的策划。首先,他通过瑞德搞到了小榔头,获得了越狱所需的必备工具。随后,他巧妙的将小榔头藏在《圣经》中避人耳目。为了在监狱里获得一定的自由,他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成为典狱长私人财务助理,并帮典狱长洗黑钱,他无私地帮助狱友,为狱警处理其他事项所需文件,为其获得自由而打掩护。由于在狱中良好的人际关系,他在监狱中享受特殊待遇。安迪用他独特的智慧,为自己创造了良好的条件。所有这些努力,使得精心策划的越狱计划有了实现的可能性。安迪经过了19年的艰辛,通过智慧和毅力,在肖申克监狱里用小榔头敲出了一条小隧道,最后,他爬过了令人作呕的、仅容一身的小隧道,终于获得了自己奋力追求的“新生”。 肖申克监狱可谓固若金汤,残暴的狱警、高耸的围墙,一点点地吞噬掉了囚犯们的希望,在这样腐败的氛围里,安迪救赎之路显得无比艰难。但是,在安迪的心中,“希望的种子”始终没有枯萎。有一次典狱长来查房,拿起安迪的《圣经》对他说:“救赎之道,就在其中。”典狱长这句道貌岸然的语言,虽然并不是发自他的内心,但是,却从另一方面给了安迪无穷的希望,望着差点被翻开的《圣经》安迪想,“救赎之道”的确就在其中。因为敲开希望大门的小榔头就藏在《圣经》中。安迪始终保持一种冷静的心态,始终对自由怀着希望和憧憬。在追求自由的过程中,他一直用理性的头脑求取平衡,没有变得狂躁不安,更不去怨天尤人。顽强的毅力使他把绝望化作希望,终于在电闪雷鸣的滂沱大雨中获得了新生。在肖申克监狱里,苛刻的监狱体制使囚犯们逐渐丧失了自我,丧失了对生活的热情和希望。典狱长就是腐败体制的一个代表。他不仅贪婪地收敛钱财,还冷酷地想扼杀掉囚犯们的所有希望。在艰难寻找自我救赎之路时,安迪还用自身那点微弱而坚毅的希望之光,去影响那些忍辱负重的狱友。在长期精神摧残下,大部分囚犯慢慢变成了行尸走肉。而安迪不仅追求自己的灵魂自由,还帮助狱友寻找精神自由。他每周给州议会写一封信,希望能够在监狱中扩建图书馆,增加图书,整整坚持了6年,在没有任何希望的情况下,他还是没有放弃,又坚持6年每周写两封信,最后,终于获得了一些成果。为了让狱友们领略了片刻灵魂的自由,安迪还在播音室里私自播放乐曲《夜色温柔》,为了狱友们短暂的精神解脱,安迪被关禁闭两个星期。在他逃离美国之前,安迪不仅利用智慧领走了典狱长没有“污点”的钱,还把典狱长多年的罪证寄给了报社,使典狱长最终不得不畏罪自杀。正义终将得到伸张,安迪让狱友们再一次看到了希望。 结语 影片《肖申克的救赎》,为信仰缺失、精神生活匮乏的人们提供了一次精神享受。安迪的救赎之路,使人们感受到了自我拯救的力量,它使我们相信,“希望”只要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,就能够实现人类的救赎。 |